“你们的办事效率真高,以前上法院打官司要走程序,要交诉讼费,没想到我们这么大的事不用立案就解决了,双方也没伤了和气,真是太感谢你们啦!”
9月11日下午,在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的老薛调解室里,李某、王某两个中年男人紧紧握着法院特邀调解员薛彦民的手,连声道谢。
事情还要从3年多前说起。李某与王某是多年的好朋友,2019年,两人经过多方考察发现了商机,决定合伙开一家饲料加工有限公司,每人出资1500万元,各自持股50%。公司运行之初,行情较好,效益也好,两位股东也按比例分了红,赚得盆满钵满。
慢慢地,公司由于运营问题,又加上疫情的影响,盈利逐渐减少,且两位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理念产生了较大分歧。最终,公司在今年4月底停产。
看着一天天荒废的厂房,两人很是忧虑,当地政府也很着急,但双方一直未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。
9月1日,李某抱着既想解决矛盾,又不想与王某撕破脸的想法来到法院,寻求通过非诉平台来解决二人的矛盾纠纷。
导诉员了解情况后,把李某带到老薛调解室,简单将李某的想法告诉了法院特邀调解员、退休法官薛彦民。
薛彦民接待了李某,并详细了解案情后,认为李某的诉求虽然是解散公司,但实际是希望通过公司解散的方式拿回投资款,而王某则希望继续经营公司,双方的想法并不抵触,有调解和好的空间。
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公司现有包括土地在内的资产净值是多少。按通常做法,争议标的的价值需要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,但委托评估耗时长、费用高。
为尽快解决双方的矛盾,薛彦民主动联系土地管理部门,对涉案土地的价格进行初步了解,后组织双方当事人对涉案土地的市值进行确定,土地之外的资产也通过查阅公司账目、现场查看库存等方式进行确认。
一连十天,薛彦民依然保持着退休前的工作干劲,天天早出晚归,披星戴月,不是在走访取证的路上,就是在上门调解的路上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最终,在法官助理刘姝玲的指导和薛彦民的调解下,双方达成了以王某支付李某股权折价款1960万元,李某将股权转让给王某,公司由王某继续经营的调解协议,并当场进行了司法确认。
据悉,王某的饲料加工有限公司已于9月12日重新开业投入生产,40多名工人重返工作岗位,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“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子,我就能撬起地球。”
如今在莒南,由党委政府和人民法院为“支点”,1054名法院特邀调解员、人民调解员为“撬棍”的“人民调解+司法确认”这个“杠杆”,“撬起”的不仅仅是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的工作目标,更是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,千万企业、店铺的繁荣昌盛。
今年1月至8月,莒南县“万人成讼率”为53.71件/万人,同比下降了4.42%,降幅居全市首位。
来源:人民法院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