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要闻
深入领会贯彻新理念 抓实“公正与效率”
  发布时间:2023-10-20 14:41:17 打印 字号: | |

新征程上,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就是要深入领会贯彻新理念,抓实“公正与效率”,激活司法审判“一池春水”,让公平正义波漾四方。

全国大法官研讨班指出,审判工作现代化,最首要的、最关键的是审判理念现代化。以审判理念现代化统领、引导、促进各项工作现代化,既是努力实现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,又是抓实“公正与效率”的重要举措。新征程上,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就是要深入领会贯彻新理念,抓实“公正与效率”,激活司法审判“一池春水”,让公平正义波漾四方。

坚持能动司法理念,内外兼修强化行动自觉。能动司法意味着不能“机械司法”“就案办案”,而是要主动服务大局与社会治理,更加自觉、更加深入地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。张军院长强调,要把能动司法贯穿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审判工作始终。坚持能动司法,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:对外而言,就是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大局担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,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“纲”和“魂”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、各方面;在法律框架内,努力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,使司法裁判“文本法”的适用符合人民群众感受的“内心法”。对内而言,就是要以更优的审判质效和更实的改革举措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,健全全流程全周期审判管理机制,加强流程节点管控,通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审判工作,最大限度激活司法效能;抓实建强队伍素质,完善干警考核评价体系,培育“法德勤廉”法院文化,以更好的队伍面貌与更高的管理水平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坚持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理念,前延后拓深化诉源治理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、治已病,更要抓前端、治未病。抓前端,就要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、关口把控,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;治未病,就是“防患于未然”,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。深入推进诉源治理,把诉调对接的“调”向前延伸,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萌芽状态。坚持府院联动,汇聚多方合力,用好考核机制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无缝衔接。大力推进法院内部诉源治理工作,充分发挥法庭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前沿防线作用,对“三养”、劳动争议等事关民生的案件,加强审执协调配合,尽量促成当事人自动履行,减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。切实发挥司法建议“把脉开方”的社会治理作用,通过办案关注、思考类案成因,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发出司法建议,“没完没了”抓落实,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转化为公正高效审判、促进和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效能优势。

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,全力护航企业行稳致远。双赢多赢共赢,即要平衡和兼顾各方利益诉求,努力实现办案“三个效果”的有机统一。这意味着在司法工作中要做到自觉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,以更广的视野、更远的眼光、更高的站位,积极发挥引领、规范、保障作用。人民法院作为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,要始终把优化更好发展环境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使命担当,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。要强化府院协作、内外协同,牢固树立“多重整救治、少破产清算”理念,发挥破产审判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中的重要作用,化危机为新机。要强化服务水平,充分发挥智慧法院优势,综合运用在线庭审、网络查控、电子送达等信息化成果,为市场主体提供更高效、便利的诉讼服务。要强化柔性执法,多做“放水养鱼”之事,少行“涸泽而渔”之举,在依法保障胜诉人合法权益的同时,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。要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,完善“立审执破”一体化机制,帮助企业高效化解纠纷、回笼资金。

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,用心用情推动息诉止争。人民群众到法院来不是走程序的,实质性化解矛盾、解决问题才是群众的根本诉求,也是司法审判的目标和导向。这就要求每一个审判环节都要把案结事了、服判息诉的功课做到极致。树牢“小案事不小、小案不小办”理念,抓实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,做好判后答疑和释法说理等工作,以最小成本定分止争。夯实解纷能力,要不断提高掌握群众心理、使用群众语言、疏导群众情绪、处理群众诉求能力,尽心竭力解决群众诉讼中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加快推进“有信必复”,抓好初信初访办理,有效压降重信重访和越级信访,以实际行动传承践行“浦江经验”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,人民法院要时刻保持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识,始终牢记职责所在、使命所系,让司法裁判与民意同频、与社情共振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意识、以“公正与效率”的统一答好司法工作人民满意的时代问卷。


来源:人民法院报



 
责任编辑:刘艾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