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工作要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,在一站式诉讼服务、诉前鉴定和诉前调解、速裁快审及助推鉴定市场规范化建设中贡献司法技术应有的力量。
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强调,要做实能动司法,狠抓提质增效,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。能动司法是一种现代化审判理念,是审判机关对自身履职方式的再认识。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工作要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,在一站式诉讼服务、诉前鉴定和诉前调解、速裁快审及助推鉴定市场规范化建设中贡献司法技术应有的力量。
要主动融入一站式诉讼服务,拓宽司法技术能动的空间。人民法院要凸显司法技术工作服务大局、服务人民、服务审判的“服务”属性,加强司法技术工作与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深度融合。要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司法鉴定专门窗口,实现司法技术和诉讼服务强强联合。司法鉴定专窗提供“鉴定专家式门诊”服务,对可能需要鉴定的纠纷,做好鉴定需求和鉴定项目分析及法律风险释明,对鉴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论证,有利于促进当事人达成解纷共识。如诉请差距不大,可引导当事人和解,而不必申请司法鉴定;有鉴定必要的,引导当事人申请诉前鉴定,按照“类诉讼程序”标准保障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,确保鉴定材料一次性收集,减少因反复提交鉴定材料而给当事人增加诉讼成本,也可避免当事人对鉴定程序及结果的不信任;对于无法鉴定的案件,告知当事人举证责任及诉讼风险,以便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结果形成合理心理预期,减少矛盾对抗性,有助于后续顺利促成当事人和解。
要稳步完善诉前鉴定机制,把准司法技术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定位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人民法院要将司法鉴定挺在诉前调解之前。诉前鉴定意见对案件的诉前调解具有“一锤定音”的作用,如能在诉前促成调解成功,则将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、保全费、律师费及后续的执行费,且司法确认也不收费,故当事人解纷的支出成本仅为鉴定费用。而且将司法鉴定移到诉前,能让司法鉴定程序日趋实质化,就算诉前调解失败,也能在后续诉讼中实现一次送达、一次开庭、一次性化解矛盾,避免程序空转,提升审判质效。
要全程服务诉前调解,充分发挥司法技术的专业价值。要在严格质证、充分告知、快速委托、及时协调、充分化解、督促执行等流程上加强节点管控,完善诉前委托鉴定与诉前调解衔接机制。一方面,针对是否需要鉴定的不同情形,司法技术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当事人不予鉴定,如对需多头鉴定而鉴定费用高于实际诉争标的的,司法技术人员要向当事人讲透利弊得失,供当事人取舍,而绝不能机械地任当事人走鉴定程序,也要坚决杜绝老百姓、小微企业因沉重的司法鉴定负担而打不起官司现象的发生。另一方面,有客观、中立且专业的鉴定意见加持,“以鉴促调”有了顺利推进的底气。司法技术人员要为调解机构及调解人员整理相关鉴定标准,并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,为案件关键争议焦点提供专业性意见参考,为当事人提供纠纷化解“最优解”。这样,不仅能有效降低当事人不合理的诉讼期待,而且还能协助调解厘清调解方向,提出让争议双方当事人均信服的调解方案,更有利于促成矛盾调解成功和自动履行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、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,也能实现法院压降次生诉讼的双赢共赢多赢的局面。
要精准参与个案速裁,全面展现司法技术赋能增效审判现代化的独特优势。据不完全统计,民商事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与司法鉴定案件数量呈反比关系。诉前鉴定意见能加快诉讼程序的推进,降低因鉴定申请延长审限或扣除审限的案件占比、民事案件平均办理天数、长期未结案件数量、民商事案件的“案-件比”,全面提升司法审判质效和公信力。司法技术人员要以“司法技术官”的身份参与个案速裁全程,针对专业技术问题,司法技术人员可根据案件需要直接与当事人沟通、交流,有效弥补法官和当事人专业技术知识不足的缺陷,“诉前鉴定+随案司法技术答疑解惑+专业化审判”审判格局,要求司法技术工作不再停留在对外委托、技术咨询、技术审核等规定动作,而是要在速裁快审中,携手法官一起寻找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案,真正做到为当事人减负,为审限“瘦身”,助推案件审理“再加速”,优质、便捷、高效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的服判息诉率升高,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将更强,法院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质效也将实现新的飞跃。对外要助力规范鉴定市场,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贡献司法技术智慧。对内要整合跨院资源,凝聚法院间司法技术工作合力。
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、服务审判执行、服务社会治理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。我们要围绕“公正与效率”主题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司法理念,在遵循司法规律、恪守法治原则的前提下,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,在做实“立案—专业团队委托鉴定—鉴定意见返回指导调解—调解不成缴费速裁快审—法官裁判”全闭环流程上,逐步完善和规范司法技术辅助工作,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,深入推进司法技术工作助力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!